close

海報.jpg

我沒看過乙一的書,也從未想過要買乙一的書回家,理由很簡單,因為我不想買一本不會想再去翻第二次的書。

因為沒看過,我也不敢直言以黑暗殘酷與深刻傷痛風格出名的這位日本作家的文筆如何,不過我敢斷言的是乙一的故事架構都挺特別的,看似與真實人生相去不遠,但我總覺得有種超越現實的殘酷,這就是我一直不想去翻閱他的書的主要原因。

改編自乙一同名小說的這部瀕死之綠,說真話,這個故事...我真的覺得以書的狀態流傳就好,電影實在不怎麼好看,不是那種難以下嚥的難看,是沒有什麼的無聊不好看,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單調地在講述這個故事,然後來個日本最愛的救贖大結局。(我看網路上的書評,書跟電影的劇情似乎相差不大,但我還是覺得書應該比電影好看很多)

雖然電影不得我心,書我也沒看過,但我卻頗有感觸。

先大概介紹劇情。故事大概是說主角正雄莫名地惹新來的羽田老師(應該是班導)欺負,在同學也逐漸加入欺負行列時,出現了一個全身青色,臉上全是傷只有一隻眼跟半邊嘴完好,兩隻手也都被捆綁住的少女,這個少女不斷地出現在被欺負的正雄身邊,叫他要戰鬥,接下來我要爆雷了,因為我真想不出不爆的原因。

好啦~正雄決定要戰鬥了,他潛入老師家中打算報復卻和老師正面對上,接著他們只好一陣扭打(我沒騙你們他們真的打起來了,到底有啥大仇要進行這場打鬥),最後老師說他自己也是個膽小鬼,害怕面對他人的眼光,正雄明白到羽田不過是另一個他,所以美好的結局迎來了.....我本以為正雄會來個絕地大反攻,把大家都欺負一遍再擁抱大家言和,果然只是我的妄想..呵~雖然我看正雄的戰鬥實在有點"不搭不棄"。

我沒惡意嘲笑電影的意思,實在是這部電影把這個以幽暗卻微妙的人性故事講得太過於冠冕堂皇了,反而把故事裡黑暗味道抽得一乾二淨。

 

回到我真正想講的部份。

電影裡,當正雄開始被欺負,他最要好的朋友也開始疏遠他,班上同學也開始習慣把過錯推到他身上,彷彿出氣筒般地存在,是正雄接下來的生活。

每個人面對害怕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人把害怕當作鏡子一樣打破;有人把害怕當作是糾纏不放的鬼魂,藉由別的事掩飾;有人則是擁抱害怕,成為名副其實的膽小;有人則是煩躁不堪,弄不清害怕所為何來,索性把看得見的人事物都打一頓吧。

害怕,我不認為只有壞的一面,人因害怕而去理解傷害是痛苦的,是不對的,意識到痛苦而去體諒關心,我想這是好的一面。

我是個悲觀的人,對於生活,我希望凡事都順利,但內心卻一直都認為任何事都有可能是悲傷,當長久以來認為的價值被打破後,我體認到害怕痛苦只會更痛苦,我不打破害怕,我努力去面對害怕,乾脆和害怕作朋友算了,反正生活裡要害怕的人事物太多了,不如與之為伍,因此我已經很久沒意識到將害怕藏在心底時的自己。

電影即將結束時,我才意識到正雄朋友與班上同學是何種心態。

羽田老師因為害怕而將這份不安移轉到正雄身上來減輕內心的恐懼,老師的行為無疑地在宣告大家選邊站,正雄感覺到老師的惡意而害怕,開始表現出拒絕接觸的訊息,因此老師與正雄分成了兩邊,強勢與弱勢..雖然他們都一樣在害怕。

老師擺出出加入我是有利的態度,而正雄則表現出不要傷害我少接近我的態度,就像是本能般,人性自然避開了危險,大家選擇了老師。

我為什麼說這個故事幽暗卻微妙,因為它沒有如日劇那樣加強欺負及惡意的仇恨,它說的是平凡的一個班級發生的普通人性。我們看現在的學校,誰敢擔保老師們的心中沒有對誰特別看重或看輕嗎?老師也是人,當然會有喜歡的學生與不喜歡的學生,管理個性不一的學生當然也不能每個都做到公平,學生間也是有各種競爭,爭朋友、爭成績、爭群體權力..成長時期的孩子們有著許多青春煩惱,人說青春絢爛,卻也是微憂不斷。

這個故事有趣在於普通,我認為正雄被欺負只是學生時光裡的大家的部份縮影,為了讓大家感覺到這個微妙而拉出來稍微加強的角色設定。

我相信,大家都有過被欺負的經驗,不管是來自於誰,但很多欺負其實都只是一種感覺或是言語而已,可是那已經足以讓當時還不成熟的我們感到害怕,害怕下..為了保護自己,往往我們都做出了自己也不懂的決定,雖然事後都會覺得只是小事罷了,可是我們卻老是會記得某個人某件事,當時做了什麼。

以為,長大後,我了解尊重,別人也會瞭解,但是卻不是。

少女消失前告訴正雄:「別輸給生活,也不要輸給你藐視的那些人。」

任何人,就算是代表正義道德的那一方,都可能帶給我們欺侮,如果我們用沉默的拒絕心態去面對,別人也會害怕我們拒絕我們。

就算大家都走在強勢的那一方,正視自己所走的路,沒有錯,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