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德烈.波伽利(Andrea Bocelli)
譯者:鄭淑芬
出版社:八正文化

 

我總是覺得看別人的人生有何樂趣?

不過這是很愚蠢的想法,小說裡的情節固然是虛構的,裡頭說的故事依舊脫離不了那是某種人生的事實。


安德烈•波伽利,我不能說不認識但我的確不熟悉。
記得我高中時迷上了莎拉布萊曼,因而得知安德烈波伽利,那時我不常聽音樂,對音樂是否喜愛也僅是很皮毛的感覺。不可否認的,在古典音樂裡有著最純淨的情感,縱使我從不曾聽懂過那悠揚的聲音中唱著什麼,又代表著什麼。

高中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不曾再接觸古典音樂,甚至有段時間覺得這種音樂太過莊重優美,我迷上了搖滾樂、電子樂...除了古典之外的各種音樂,現在回首過去,那時的我就像叛逆期的小孩,對任何事物毫無全然的專注與忠實,這樣的行為看似追求新鮮,雖然未曾想過,也未曾有人教過,書中總是反覆提起的「去懷疑」,在每個年少的心裡或許早就俱備,只是我們日漸長大,任性不再特許擁有,也就不敢輕易地去懷疑這樣做真的好嗎。

以第三人稱,阿摩司登場的化身自述裡,對於「盲」這件事很輕描淡寫,偶時我也幾乎會懷疑書裡頭的少年真是安德烈•波伽利嗎?卻沒人會真正忽略這樣的缺憾,畢竟從書裡那個活潑好動的阿摩司可以想像,如果沒經歷過失去視力這樣的恐懼與痛苦,這個任何事都充滿新奇、個性樂觀又隨性的少年,會真真切切接受並努力地成為如今的這個人嗎?可能性大概不高。

我無意強調失與復得的論點,只是頗有感觸。有句話意是:上天讓你失去了什麼,就會讓你再得到什麼。
在這個世上,有太多人失去了極珍貴,來自身體或心靈上的財產。理所當然不是誰都能接受失去了的事物會再以某種形式回來,我個人也覺得那多是種安慰的藉口,因為上天也可能不再賜予,因此抑鬱終身的人比比皆是,如何再把希望的那盞火再度點燃?絕不是能輕易說出口的答案。

幸運,有時是不得在努力之外,必須承認的存在。
我真心覺得安德烈•波伽利是個很幸運的人。他有對辛勤工作又非常愛他的父母,人生旅程中有良師與益友的陪伴,以及愛情。
這樣的幸運不是人人皆有,當然如他這般美妙歌聲也是少有,但我也明白,再包容再護佑的愛,自身不在乎的話,也僅是一場單純自天空降下的雨罷了,留不住的水終將化作蒸氣,煙消雲散。


從書中的字行間,感覺不出波伽利有何虔誠信仰,我卻感受到他散發出一股很堅強的信仰精神,卻不是來對於神靈的寄託。那是來自於父母對他無私的愛與照顧,來自於他的良師教育予他的知識與影響,來自於他的親友對他的良善對待與鼓勵,他的確是個很幸運的人,縱使他也渡過動盪不安的折磨,他把希望化為如同宗教信仰,巨大的存在,彷彿永遠都不會消滅的一盞燈火。
堅強的信念,是來自於自身的,無論我們是否都能擁有世上最無私的愛、忠誠,奇蹟的發生不會來是命運的直接給予,或成或敗,永遠都是取決於自己。

 



我依舊很少聽古典音樂,也對這樣純淨的美聲點到為止,可是年歲越大,偶爾聽到這樣音樂,早已渾濁的內心仍會跳脫出一絲單純,

彷彿仍回到無憂的那時,大聲說出感受,大聲哭大聲叫,再如何的老調,人最美也最強的力量,依舊是情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安德烈•波伽利 自傳
    全站熱搜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