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anbul Passage  

作者:約瑟夫.卡農 Joseph Kanon
譯者:李建興
出版社:時報出版

 

不同的立場,看同樣的事,有不同的角度與解讀。

每個人都只是想要自己版本的真相,最究底的原貌根本不重要,里昂的出發點與讓他繼續下去的理由在他人眼中不重要,他們在乎的是他表現出來的樣貌是如何,是否合乎他們期待。對於人生,我們有多少主導權?如果不去想這個問題,或許日子還算快樂,但總有人會去想,會發覺這些主宰所有人的一切一切的傢伙們,真的是很混蛋,但他們也會說,他們只是想活著,想要生存下去,所以背叛、冷血,只是從學習中習慣了而已。

諜報小說雖是虛構的故事,卻是架構在真實歷史的背景之中,是一座憑空而起的城堡,除了建築物本身其餘都是真的。

戰爭是真的,屠殺是真的,難民是真的,每個人生也都是真的,哪怕是充滿謊言的間諜也有真實的血肉。

 

我是喜歡這本書的,但我也老實講,我並不是真的很完全瞭解發生了什麼,任務中所有人又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我是有點神智不清的。

最主因是我覺得這書像本詩。

大量的斷句像是紛亂的思緒,一來一往的快速對話有時讓人難明其意,作者的筆調帶著一種簡潔的節奏,沒有多餘的贅述,直接又混亂,就像間諜這身份,既明確又必須多重思考。
我試著去想「如果我是里昂」,他的身份,他的負擔,他個人的意志,寫出來就是書中那感覺吧。

若拿掉里昂的思緒,這本書就是一部電影。但是將里昂的思緒放進電影裡,你會看到一座美麗的古老城市,和它在歷史中消磨的遺憾。


1945年,戰爭即將結束,里昂只是個旅居在伊斯坦堡的美國煙草商人,但他有個秘密身份,為同盟國偶爾做些跑腿的地下工作,當諜報圈子準備打包回國,里昂被指派最後一次的任務,護送一個羅馬尼亞人到美國,但他卻受到了伏擊。

原本一直有意更深入這個圈子的里昂,沒想到竟是以這種方式接觸,為了完成原本的任務,讓事態回正軌上,他必須挖掘出秘密的逃生通道,將人安靜地送走並且全身而退,只是他沒想到俄國人跑來搶人,土耳其警方懷疑他,最重要的,美國人改變了心意,他窩藏起來的羅馬尼亞人在他的妻子窮其生拼命救出的猶太難民口中是個屠夫。

猜疑他人、被懷疑,自從事發後,里昂被周圍環境交織在這樣的情境下,妻子的朋友提醒他,他要帶出去的人根本不值得救,無論那個羅馬尼亞人有無動手都是目睹屠殺的惡人,把人交給俄國人或是國安局,可能還有筆錢可賺,為何不這麼做?我一直對里昂感到困惑。

安娜,里昂的妻子,一次將猶太難民送出去的任務中,船沉了,深受打擊的安娜從此便喪失了心志,如她丈夫說的,安娜去了永恆的國度,與她的憂鬱作伴,留下他滿腹的秘密。妻子活著卻等同不存在,他有時會想起過往時光,他、安娜,以及這座城市。

這時他遇上凱,與每周四溫存一次的瑪里娜不同。

沉默,兩人只是對望,背後傳來夜晚的聲音,杯觥交錯。

有時短短的一句,能勾起一個畫面,還有背後的深意,所以我說這書像詩。雖然裡頭滿是勾心鬥角與算計,沒人可以真正相信,就連對安娜,里昂也未曾全盤說出,對凱當然也是。無論是出於信任或懷疑,那些人追著里昂,也讚美他:在這一行,他做得很出色。

只是有一點需要擔心,感情用事。

有點固執,遇事冷靜,帶點憂愁,我想里昂的確是個容易被感情左右的人,追根究底,他只是不想捨棄下所有人,屠夫也好,沉睡不起的妻子也好,正陷入灰暗的伊斯坦堡也好,還有凱,背叛或曾幫助過他的人,他全不想狠心地轉頭就走。

最後一刻,里昂大可放手,但他還是死命地救羅馬尼亞人,我一直記得一段描述,

里昂驚訝地回頭看,好像相機快門開啟,看到他了,街童的眼神,在他跑走之前短暫的一瞥。

管他是什麼人,都有眼神混濁前的純淨,我不禁這麼想,戰爭改變了所有人,再也沒有人是一身慈悲。

但這是諜報世界,要有替罪羔羊,互得利益的結果,曾犧牲的人事物都會隨風而逝。在這座古老的城市面前。


若以諜報電影作為基礎印象,《亡命伊斯坦堡》會是部好看的電影,背叛,陷阱,無限放大的懷疑,突發狀況,就算我看到神志不清,還是能感覺甚至有影像在眼前,冷汗在看不見的空間直流的驚悚。

但我愛的是作者在其中注入的城市面貌,那樣的年代生活其中的人,只是市場價格罷了...我總想起這句比背叛更赤裸的真理。

 

 

亡命伊斯坦堡  ←由此買。這本書最迷人的,就是作者筆下的伊斯坦堡,當然透過主角里昂,我們或許可以省思一個角度,身為城市的一部份,人究竟是什麼?

 

arrow
arrow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