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核  

作者: 葉淳之
出版社:遠流

 

無常帶走了所有未來。人生是無常,無常來得比明天快。
 
Acheron,冥河。
靈魂渡過此河,來到冥王面前。
我想現在的我們,會不會就跟站在河邊等著搭船的靈魂差不多。
 
是否關心,又或,是否支持,「反核」這議題早大大地舉起牌子,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看見了,立場看法各異是自然的,至少多數人可能都認同「核能」可不是地上可以隨意揀拾的石頭。
 
如果你要利用它,就要好好想想它的利弊,如果你要捨棄它,就要好好想想如何跟它道別。
 
科技是中立的,物質也是中立的,問題是在人。
 
 
 
在台灣車禍致死的悲劇有多少?不看數據,也能感受這樣的事像空氣一樣,始終在周遭,說是揮之不去的夢魘,也不過份。
 
閱讀此書的過程裡,我一直感受到,書裡發生了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透過在書中走動的這些人口中,我聽到了什麼?作者經過他們的心他們的嘴道出了什麼?因為在台灣,是我熟悉的地方,每個人每件事,完全沒有隔閡地傳進我心裡。
 
一場車禍帶走了一個年輕女孩的全家,她孤身一人從美國回來出事地點,北和大學。她執拗地想找出線索,找出摧毀她人生的兇手。她婉拒台灣家人的關心,逃避交朋友,拒絕讓自己回到人生的前進道路上。
 
真相永遠有用,尤其是對活人
 
任何錯,對活著的人,永遠需要一個解釋,那就像根魚刺,永遠哽在咽喉裡。活著卻像無法食嚥,在地獄受苦的人一般。
有時想到這點,丟棄良心,真能活得好好的嗎?那些習慣掩蓋真相的人,可曾想到受害者的臉,想起聲嘶力竭的哭喊聲?
 
這個女孩,江若芙基於某種因緣,與初次見面很習慣野外求生的沈海人,共同被委託幫忙調查在二十多年失竊的收藏品,而這樁不能說出來的秘事與一個研究生白人傑的失蹤有著錯綜複雜的關聯。
 
兩人既要追查此事,也一邊探尋失蹤的研究生的下落,而過程裡,他們發現每個人都與白人傑當初帶走的一幅畫裡的十位閻王有關。
 
他們探訪所有能找到的相關人士,詢問事件的每塊碎片的樣貌,沒想到他們也正逐漸踏入險境中。
 
 
以懸疑、推理部分,我個人是覺得中規中矩,稍有瑕疵。因為預想得到結果,而謎底也不少見。
 
不過我認為作者的本意並非是寫出多驚濤駭浪的懸疑小說,至少我看來,此書的重點並不是那些故弄玄虛的曲折,若說故事的本體只是一個容器,真正要上的菜是書中各人基於立場所說的那些話。
 
魔鬼的頭上總長著角,如果那盒子有臉,也是一張前所未見、醜惡的臉
 
書裡要說的,就是一向很簡單面向的利益原則。
無論是一開始的立意,又或後來的發展,看在習慣推理小說的我眼中,謀殺某個特定的人的理由比起為了利益屠殺他人,還讓人容易理解。
 
是啊~錢很誘人,為了錢做任事都不奇怪,這是真的嗎?連生命都任意地抹去也是不奇怪的事嗎?
 
查案的過程裡,雖然是透過不好的事,卻能看到台灣的製紙、蝴蝶加工這些少許的歷史身影,當然古物的提及也讓我窺見這方面的一點樣貌,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關於核能的知識。
 
有朋友告訴過我,現代許多便利的發明,不少是來自於軍事研究,而書中也提到核能來自於當初大戰後剩下的多餘能源,所以轉為民間所用,直到近代,我們終於透過車諾比見識到這能源的可怕之處。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貌,但它們都是被動的,最可怕的,永遠是人。
只有要「利益」這塊牌子,掩蓋真相是可被理解的、偷工減料無視安全的手法也能被了解、不面對訴求與忠告更是合理的,我們的土地、空氣、水源全被污染也沒關係,不只是核能的問題,全部與利益相關的事中有多少被傾聽了?
 
請一個人摸著良心做正確的事,沒想到會難成這樣。
 
 
 
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不敢睜開眼。
 
秉持著他們的正義與良心的人無懼貪婪的魔鬼,勇敢地對他們說不,而良心不安的人日夜惶然,直到落入地獄,不知真相的他人只求日子平安順利。
 
作者透過書中人說出的話,有美、有善,還有更多一般人的小心願而已。
小人物的祈求很簡單,人性的貪婪也很簡單,善惡在這世間本就是一對,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我們各站在哪一邊的立場,我們各自追求的目標多不同,面對同樣的災難,逃避漠視,都救不了我們每一個人。
 
 
 
 
 
 
 

 

 
 
arrow
arrow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