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新庄耕
譯者:陳嫻若
出版社:天培

 

因為想辭職,從天而降的種種狗屁倒灶的事都成了一個煞車。或者也許是心裡有個預感,若是這樣不明不白的辭了職,說不定還會再陷入同樣的處境中。唯一確定的是,我自己也不明白什麼原因,只是渾渾噩噩的,每天被業務追著跑。

這本小說,最衝擊的讀者的第一印象,是房仲業者的嘴臉,實在太醜陋,不僅是外界對這行業的印象、屢次被隱然說教的客戶,就其書中呈現的業內樣貌就是如此,用"吃"來定義一筆成功交易,實在看得讓人不舒服。不過,這樣說也不盡公平,因為房子是大物件,所以任何方面都是以高角度檢視,日常用物不也是如此被經銷,只因負擔得起,所以沒那麼邪惡。

這勉強可說是,難以忍受的現實中,尚可接受的潛規則。

買房子是絕多數人一生的大事,對我來說,在好幾年以前那可說是夢想,但這些年來那已經成為遙遠的夢,台灣的房仲業我倒沒有如書中所寫,有那種只要錢的勢利,或許國情不同,或許只是我天真,但建商的手段就讓人覺得厲害了,只要有能開發的土地,卯足勁地蓋屋子,一排排的成屋填滿城市鄉鎮的空隙,往日一磚一瓦慢慢蓋起屬於自己房子的情懷好像變成了很不可思議之事。

便利的時代,不難理解趨勢如此,可那些成屋當然有品質精良,可太多空晾路旁的屋子,狹小不堪,一樣的模式卻還在他處上演,而這些房子就如主角松尾口中的鉛筆屋,一棟無可奈何,被包圍住,或許只是因為地點關係,無視房子間也需要的呼吸空間而建造的狹小邸宅,急於脫手的一樣物件,主管上司的口號像詛咒般地重複,在這世上沒有其他任何價值,就是賣、賣、賣...所有業務員得使盡手段,與公司套好招術,把房子這龐然大物像好吃的菜餚如流水般地推銷出去。

這部分,雖驚悚也多是我們心裡有底的事實。其實房仲業也不過是經爭激烈的一個縮影,主角松尾的心理變化卻是更赤裸衝擊的第二面。

最大的感觸,人人都說要工作、要有目標、要有理想,以至野心勃勃,我覺這是一個巨大的共同信念,所累積下的共識,包括堅持忍耐,可現今社會多是放棄的現象,被扣上抗壓性不足的標籤,就如主角松尾的那份不甘心,那種不明不白陷入同樣處境的不安,宛如從鏡子中看見失敗的預告,非常地令人惶恐。小說從一開始,松尾工作所帶給他的羞辱、憤怒、焦躁,在在閃爍「為何還不辭職」的問號,他是名校出身,也無須養家,對房仲業也沒有熱情,也無欠債需要錢,對松尾的堅持,其實是充滿了問號,但就如他所說,他沒有自信去做別的工作,他不清楚為什麼,我想就是為了自尊。

我們可以怪這個社會太多標籤、太多期待的限制,太多看高不看低的價值觀,但出自冷酷無情的上司口中的那些嘲諷、冷漠的指責,聽了憤怒,卻似是事實,因為至少只有自尊不能失去,但我們很少意識到自己臉上的傲慢,心底有多不願認同正在做的這件事,可是即使如此卻還不願離開,最後是否只能如松尾那樣,渾渾噩噩地只剩一身皮肉,發狂的大腦。

我喜歡歌頌夢想的野心,那好像為自己的心蓋了一棟安心住宅,無論跌倒多少次,總能退回那棟房子休養再計畫出發,可是我日漸了解到其實很多人沒有甚麼特有的夢想、付諸實現的理想,那代表失敗嗎?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有甚麼不好,總覺得松尾就是無法承認自己是個沒有甚麼想法的人才陷入泥沼,工作可以做自己拿手或安心的,夢想可以在無所謂的地方尋找,或者安心平淡地過日子,在四季裡感受生命的變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很好,但心沒有所歸,再多的成功,只會感到即將失敗的焦慮,心魔由此起,我突然覺得,這個故事的確可怕。

環境再嚴酷,我們最掙脫不開的卻是自己的惡夢。

 

 

 

 

arrow
arrow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