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肯.弗雷特 Ken Follett
譯者:陳超、趙偉佳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書的開始這麼寫著:
英王喬治五世在倫敦西敏寺加冕的那一天,比利.威廉斯在南威爾斯阿伯羅溫鎮下了礦井。

以1911至1924年為距離,這句話點出了人們橫跨這段路程的精隨。

「時代創造英雄」,這句話我想只能對一半,騷動不安的時局是個巨大的機會,他創造需求,舉起奇蹟之火的英雄因應而生或許是應當的發展,但我相信更貼近事實的真相是,無論何時何地,都有英雄誕生,這世界何時沒有波爛壯闊的動盪,和平時代也不過是抹表面的微笑、短暫的寒暄握手。

歷史的細微處,作者虛構了角色,在真實歷史下,大人物與小平民,與真實人物穿梭其中,這是個真實故事,彷若模擬當時的手法,讓人窺見動盪的時代下中的人們如何改變,翻轉世代,然而那些歷史事件,特別是一次大戰,對人類又造成了甚麼轉變,五個家族就如這世間的所有故事,即使遠及天邊,緣分與關係如若有似無的絲線,牽動每個人的人生,書中的人物可以說他們彼此間互不相識,卻又不盡如此,可說他們的作為毫無交集卻又互相影響,人類就是如此寫下歷史的血肉。

由開頭這句話為始,威廉斯的男孩就與鎮上的人一樣,年紀到了就準備入礦坑當學徒,比利的父親是礦工工會的代表,這一天是比利與最好的朋友開始工作的首日,經過比利尋常的一天, 煤礦在這當世所代表的財富價值,礦工的工作情形,工會與業主間的衝突,從煤渣上飄起的黑色沙塵、厚重的土層壓在頭上的壓迫感、煤燈內閃耀扭動的火苗、沾滿煤礦的黑污身體,一戶戶的房屋映著許多工人家庭的臉龐,政治或許永遠代表著對立,比利的父親正暗示著以貴族為上的時代即將飄離。

下一章,這些煤礦工的工作環境的安全問題引爆,正巧國王來訪,貴族與勞工,比起業主與礦工,那之間的差距,總覺得有人正從遠方吹來煽起大火的風,那令人尷尬身分距離,那毫無交集的想法,底下層的人的心思似乎永遠無法穿透上位者的從未建立起的共感區,但即使如此,沒有身分、沒有關係的缺乏也無所謂,任何年代,聰明的人都有野心。

僅需兩篇章節,便能看出作者將筆下的人物,一個勾著一個地將故事的地域拉大,利用他們之間的衝突訴說是時代應當如此,還是人類總是如此選擇,那些愛恨情仇催化所有的發展,但政治的詭譎誰也無法準確預測。推翻腐敗的壯舉,我想就是在如此的時空下,因為無法預測,僅能憑著原則、意志、良心,決定每一步。

這部小說,難以界定為虛構小說,其中所具備的真實性就如歷史小說,當一個正面臨階級轉變的時刻,眾多的平凡人才是主角,或許他們沒有歷史見證他們的存在,但其精神正是此作的靈魂,歷史也該如此被寫下。

 

 

 

 

 

 

arrow
arrow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