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琳娜.斐蘭德 Elena Ferrante
譯者:李靜宜
出版社:大塊文化

 

小璦指揮莫寇:你得要打我,知道嗎?這新的小生命在遊戲裡模仿老生命,我們是環環相扣的一串影子,永遠都在舞台上承受相同的重擔,愛、恨、慾望、暴力的重擔。


反骨的慾望始終就像無法死去的餘燼,保證人生的絕不平靜。
其實這麼說並不公平,我認為命運是無法預測、避免的變數,心裡卻十分明白事態何以致此,絕多數情形下我們並非被迫反抗,而是屈服騷動的靈魂的怒吼,為何機會、時機已經到來仍要選擇沉默、漠視?

艾琳娜以聖經的兩個版本寫出一本小書,談論男人女人,以聖經為基礎,她認為夏娃的善與惡皆來自亞當,即是亞當的女性版,上帝的做工如此成功以致夏娃不知道自己是誰,她有柔和的外表,沒有自己的語言、心靈與邏輯,因此很容易失去具體的輪廓。這一段讓我留下難以形容的觸動,彷彿總結了女人對自身的無法定義,也見證了艾琳娜一路走來所持有的不安與矛盾,她所掙扎的人生究竟是甚麼。

這世界最終是野性的,女人追求平等,卻有什麼能與男人的野蠻抗衡,無論人類賦予多少文明、理性思考,在絕對利益下,力量就如再度臨降支配大地的神。那強壯、充滿生命力的破壞力,我想女人是想要的,所以艾琳娜努力念書,為了離開自小生長的街坊,她用盡力氣才離開那野蠻的低俗之地,為自己找了個聰明絕頂的教授丈夫,得到一個聲名遠播的家族婆家,首次出版的書更讓她取得個人成功,財富名聲,之後生下兩個可愛孩子,但艾琳娜沒有得到平靜,她所追求的平等沒有降臨於她,或許她的意識裡,甚至是想贏過所有人,無論男人女人,或許因為她是個自小就在專制父權統領下長大的鄉下孩子,急於掙脫如此環境下的她也想證明自身的力量不輸給那些在她生命裡,總是想透過暴力奪取任何東西的男人,包括莉拉。

對她而言,我想透過這本書,認識莉拉的人,莉拉就如擁有力量的那個神。

在這本書中,所有人就如忙碌的時間,無所覺地走過朦朧難解的青春,成人的責任與更加成熟的慾望,就像讓人疲累的戰爭,各種抗爭活動、思想演說、鼓吹暴動,勞工權利、學生權利、女性意識、世界變動,人們在外面舉起抗議的口號,與敵對者怒目相視,乃至謀殺、恐怖分子,批判聲充斥各角落,裡面各形各色人,無論出身良好、來自低微階層,每個人心裡全醞釀著不滿,他們無聲地問:人生是甚麼?他們到底是甚麼?該何去何從?

莉拉很少出現在這個時期的艾琳娜的生活裡,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無論是誰提到莉拉,都有一種戒慎又著迷的口吻,或許莉拉是種理想的原型,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無論是誰從莉拉身上看不見屬於他們那一邊相同的色彩,因此她周邊的人著迷她的獨特,也渴望她能做他們做不到的改變,從艾琳娜的視角,莉拉是她自小的力量來源,卻也是殘酷的警告。她有一天突然領悟,她想要獨立於莉拉之外的那個自己,接受只是個普通人的自己。

因為如此,當世界遠離了莉拉,艾琳娜口中的生活變得充滿人性、現實,同時焦躁、不安定。


雖以艾琳娜的視角而寫,讀者看不見那眾多角色的內心,但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僅就對話、艾琳娜的描述,鮮明的各個角色間的張力,他們對自己的困惑、不安與不知對何物的憤怒,他們的價值觀與行為,就如描繪了一座豐富生態的雨林,生命力在其中翻騰,其實裡面似乎沒有真正快樂的人,他們互相影響也想逃離彼此。

女人男人、男人女人,在這個故事裡,那些不想妥協的人的意識裡,並不想選任何一邊,他們想當從莉拉身上看見的,只為自己活,某個獨特的人。

 

 

 

 

 

 

 

arrow
arrow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