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
譯者:周桂音
出版社:商周出版

 

 

青春正盛的梵卡才不在乎未來。愛若非全有,便是全無。
只要活在當下,其他都不重要。
夜的誘惑夾帶劇毒,無比熾熱。

回想年少,我是否問過自己是誰?

他人告訴你,可以做的,與不可以做的,如何做得更好,無視那些無益的。在青春時期,有種餘裕,但是我不知道我遠望的是甚麼,只是有時會停下來,什麼都不想,時間在這段空白裡流逝沒甚麼大不了的,心裡有這種舒坦,何必擔心失敗,可以再來一次不是嗎,何況現在做的就是對的嗎?何不再試一次?

不過,這樣的放飛念頭,只是幾次的瞬間,近似發呆的遠望後,我們畢竟得回到眼前,專注未來。


書中主角的父親說:人生是很暴力的。

改變人生的因素就如同這暴力,猛烈震撼,因此主角的母親說:即使擁抱血腥的回憶還是能夠活下去。

讀《少女與夜》,沒有犯罪的沉重,反倒覺得甜蜜,只是那種甜並非戀人間的兩情相悅,而是一種自由,隱密的自由,但愛情是不穩定的物質,一種如夢似幻的自我滿足的惡質,也在其中。

犯罪小說,是另一種談論人生的方式,在如此的情境下,惡是主題,我有時覺得在此處,正義並不重要。或許我們會問那無辜的人就如此放手,讓之消失嗎?誠實地說,人生的確暴力,現實的殘酷就是如此,對於必須抉擇的人而言,讓他們永遠活在眾人所以為的浪漫之中,更符合人生。

一夜過去,少女與情人雙雙消失,多年後主角與兒時玩伴接獲邀約,回到母校一同慶祝校慶與見證體育館的改建,但他們卻驚恐不已,因為藏在體育館的祕密就要被揭發了,但他們卻發現還有比這可能不會被發現的秘密更可怕的威脅,有人為了復仇而來,可是對主角而言,卻是梵卡的下落,那個被謠傳與情人一同私奔的少女,究竟在何方。

這一夜的犯罪,僅有兩個人完全知情,出於保護他們最親愛的人。

我喜歡,這本小說藉由罪談論我們看待事物的另一種方式。那一夜所發生的事,對於主角與他最好的朋友的內在進行了非常巨大的破壞,但他們對面這事的反應不同,麥辛選擇了誠實面對自己,跨出了改變,而托馬則困在了對梵卡的迷戀與懊悔中,他的時間彷彿停在了那一夜,他在痛苦中尋找出口而意外地開啟了寫作之路,成為一名小說家。

藉由主角小說家的身分,作者說出身為創作者所擁有的特權:挑戰現實。
以虛構故事挑戰現實,不僅是為了彌補,而是與之搏鬥,但你得看清現實才能有力地否定它,用一個有真正意義的替代世界在虛構中取代現實。這是一種修復方法,一種倘如人生能夠重來的自我機會,又或許是一種預警,告訴那些即將陷入如此境地的寓言,也許那也是無比虔誠的請願,希望在某個地方,他所希望的將能真成。

所以,我很喜歡故事的結尾,托馬用他的推理,假設了另一個極有可能的故事結局。


作者於書末提及想以南法故鄉為背景的心願,這本小說終於實現,在故事中的片段裡,帶有回憶情懷的描述,於景色、美食中,處處可見。即使你知道托馬一路追尋的真相,是迷戀與恐懼的驅使,卻仍覺得這是本在許多方面都觸及人心的人生小說。

只是我不得不跳脫出這可愛又迷人的世界,跟自己說,這故事仍是建立在犯罪的罪孽之上。

我已經偏離屬於單純戀愛情感的疆界,誤入狂熱的屬地很久了。而狂熱其實無關於愛。狂熱是戰爭中的三不管地帶,介於痛苦、瘋狂和死亡之間,被炮火隆隆攻擊。

 

 

 

 

真心喜歡穆索這本小說,那種雪夜裏的遮掩一切的迷離,病態卻看似美麗的迷戀,很像這首歌,而《少女與夜》也的確給我lovely的感覺。

無論歌,小說,都述說了困在某處的囚禁,只是無論我回想幾次,這本小說既美麗又可愛,卻也因此總讓我深感驚悚,因為愛與家人這些美好的特質,被詮釋得如此真摯,但細想起因,他們只是在掩蓋自我滿足與憤怒,唯一堅持真相的人卻壟罩在一種憤恨他人平順的怒火中,諷刺又病態,卻仍讓我覺得可愛。

 

 

 

 

arrow
arrow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