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心動.jpg  

Emily Giffin  著 /  葉妍伶 譯

馥林文化 出版

 

很難不想到前陣子才風光下檔的一齣戲,特別是小三這個稱號。

只是有時候我會覺得很奇怪,替第三者取暱稱,應該是出自諷刺的酸澀心理,怎麼任何場合情況都適用了起來,當一個女人痛苦哭訴,怨恨咒罵對方時,卻叫對方小三,我實在不覺得這個女人這個當下還有心情,諷刺地叫對方小三。

書中,當泰莎得知丈夫外遇的那一刻,我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我當然無從得知最真實的感覺,不過我覺得作者描述得很接近我的心情,在那樣的當下,腦子裡真的會一片空白,我可能會回家睡一覺,偷偷祈禱這只是我做的夢。

原本以為我會在書裡找到一種答案,就像安真的那句「不要怕」。不過我錯了,這種事是沒有答案的,有人或許能夠原諒,但我卻可能沒辦法。


我一直都認為女人是情感的動物,女人可以捨棄夢想,付出全部去支撐她的家庭。或許有時候會覺得某個女人死守著一個丈夫已無心的家有何用?是傻?是無怨?還是惡毒的報復?我覺得是因為這個女人對家還有心,她期盼丈夫有一天會回心轉意,她盼望孩子健康地長大,她祈求這個家會子子孫孫地延續下去。

但若心死了或變了,除了女人自己,誰有權利要求她再回到從前?

我沒辦法接受回來交求復合祈求再回到從前的人,發生過的事怎麼可能忘掉,曾經說出口的狠毒的話又怎麼收回,就算原諒了,也不可能一樣了。

書尾,泰莎說:其實這整件事都和她們無關...這句話我很有感觸。

即使做錯事的人不是自己,但婚姻裡出現問題,真只錯在外遇的那方嗎?真因為都是第三者的介入所以才會發生問題的嗎?我雖單身,但我也來自家庭,家庭裡的模樣,我們都略知一二。
當一方不快樂時,就是兩個人不快樂,不快樂的兩個人不會不爭吵,爭吵之後的忽略就是漠然,最後婚姻裡的一切變得理所當然,問題如果只是一方造成的,或許事情會比較簡單,但如果自己願意去回想,或許會發現問題的發生往往都是互相的。


沒有絢爛的激情外遇,沒有波濤的家庭革命,沒有戲劇般的痛定重生,小說一開始就是以兩個女人的日常生活寫起,原本就走在平行線上的兩人,因為泰莎丈夫的醫生職業、薇樂莉的孩子出意外而逐漸傾斜,最後短暫地錯誤交錯,最後她們體認到寬恕的存在,而她們或許都有這樣的力量。

我不認為這是最好的結局,但怎麼說都比當一個怨天怨地的受害者好,不管是安真的不要怕去活出新的自己,還是再愛一次...

不是當作沒事的原諒,而是再愛一次曾經離開過家庭婚姻的丈夫(或妻子),讓破碎過的事物再次地以新的面貌重新來過。

 

感謝馥林文化提供試讀

 

再一次心動 ←前往讀冊,看看書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