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迪.穆里根 Andy Mulligan
譯者:周沛郁
出版社:大塊文化

 

無人本該命賤。

以宗教角度解釋,可以就因果解釋為何有人富足高貴,有人則苦哀窮倒,但眼見事實、真實感受下的合理推斷:事出必有因,人為的因。


收到試讀本時,頗為驚訝,沒想到書如此輕薄,已準備接受大冒險的厚度,卻完全出乎意外,反倒對書的內容開始忐忑了起來,不知這薄度的書頁會讓我見識到什麼?

畢哈拉是作者根據真實見聞,虛構的一座腐敗之鎮,是城市運送出的廢棄物的集中地,那裡瀰漫著臭氣,用垃圾堆疊起的另個世界,活在其中的人們也變成了垃圾的一部份。

垃圾男孩便生活在這裡。
靠撿拾垃圾中能回收的物品維生。
日復一日,直到男孩、女孩也變成目光死滯的老人。

可用垃圾回收賣錢,在台灣是很普遍的事情,以此為生也沒什麼,就算知道某戶人家或老人只能靠著到處回收資源養家、帶大孩子,雖會感覺悲憐,但沒有人(可能有惡質的人)會覺得那家人或那些孩子將來也會如此,沒人會覺得他們會永遠在爬不出的泥沼裡掙扎,拾荒歲月多數是期盼孩子長大成人的過渡期,在畢哈拉卻不是這樣。

畢哈拉的面貌不用太多詳盡的描述,僅是透過男孩們冒險而過的部份場景,就可以很直接地觸發我們不輕易產生的絕望感,好像重複死回也無法衝破這樣的命運。
這裡的人幾乎世代承襲著拾荒這樣的職業,為什麼不出外謀生?為什麼孩子們不去受教育?就算有教會學校提供食物吸引孩子上學,為什麼也沒多少人有興趣?沒有尊嚴嗎?不想改變嗎?

這些問題,我寧願相信答案是否定的,但我無法代替回答。

書中的教會學校裡有位年輕的英國女孩自願待在畢哈拉當志工,她相信畢哈拉會帶領她學習見識到世界的何其不同,最後她的確學到我們都知道卻不怎麼在意的事實,那就是─錢很重要。

無論再偉大的人提出何等不凡的見解,除非他們把金錢的作用徹底摧毀,否則不要告訴我這世界並不是繞著金錢運行。

比金錢重要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有太多美好的人事物無法用金錢創造出,我們的良善、道德與愛,我們與人的關係,我們求知的心,我們祈求和平的純真....這些與錢無關。可是錢仍然是其中最重要的。

錢就像珍貴的水,不斷滴落。有些人豪飲;有些人口渴。沒有錢,就會枯萎死亡。沒有錢,就像什麼都無法生長的乾旱。只有在極度乾旱的地方,人才明白水的重要。那麼多人,都等著下雨。

沒有錢,就沒生機,沒有生機,就沒有希望,沒有希望,就不可能產生力量。改變?那是放在死亡旁邊的東西。


有一條來自各方的錢匯集成的巨河,在世界裡蜿蜒,它的支線本該流入需要幫助的地方,但準備好的水道卻被阻塞了,水依然流進卻不見蹤跡。饑餓、病毒漫天,知識的翅膀被摘除,死亡、貧窮、暴力如毒花生長,水進不去,土地持續乾旱,我不懂經濟的複雜,我只知道追逐空心的效益,就跟畫餅一樣,全是泡沫的幻影,其中最可怕的罪,便是貪污。

男孩們在死氣沉沉的垃圾裡翻找可以換取現金的東西,帶來改變的這一日,他們終於撿到一小袋子,裡面有包皮夾、地圖與鑰匙。

關於他們的事我不能說再多了,但他們講述這個故事的方法有點有趣:分別由三個男孩及多少參與其中的配角們各自以各自的口吻共同寫成,表面上看來像是多人視角、分線行進,但再仔細一瞧,哪來的分線,一直以來都只有一條單線道,多人視角也沒那麼嚴謹,真要形容還比較像是一個躲在幕後的黑衣人拿著錄音機與紙筆,很有禮貌地請大家把這個故事用說或寫的方式記錄下來。

故事的背後,有個沉重的東西壓迫著,但是故事的結尾很單純可愛。
我有一種很微妙,以為自己是在讀一本童話書的感覺,當然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夢幻,只是那難以明確畫出的輕鬆氛圍,彷彿這三個男孩被捲入了奇怪的魔法世界,他們正努力要逃回家。

無論如何,人們最後追求的,其實都是很單純的願望。


最後,真心希望,世上的不公、剝削,快點爽快消失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冒險 剝削兒童
    全站熱搜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