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魏得勝  
出版社:新銳文創 

 

當年在學校背得死去活來的印象,我在想,這回憶終有消逝的一天嗎?

除去過於用力學習的經驗,歷史是討喜的,至少我個人挺喜歡的。那感覺彷彿是透過記錄的文字感受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重點是那不僅僅是故事,而是真真實實存在著。

只是時代變化太快,好的壞的全像洪水,一股腦地往前湧去,有意或無意,大概皆無心停下回頭看過去,何況更久遠的老古,那對未來究竟有甚麼用處,我仍會不時地這麼想。但棄舊迎新不過是種過於自我的心態,阻礙了質疑的餘力,習慣眼前的答案後,極少會細想一路演化過來的破綻。

 

歷史迷人之處,恐怕在於那說不清的面紗。

成年後,會逐漸明白很多事物,包括人,全不如表面簡單,眼所見與真相常有差異,甚至巨大落差,而歷史也與這道理相同,或者該說我們終究也必須瞭解在學校背的那些只是一個粗淺的外表,在任何時代,因為某種原因扭曲、遮蓋真相,只是種常態。

後代學者為這迷人的道理,研究那面紗下的容貌,絕對是現代人的福氣,卻有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發生過的事僅有一個真相,卻因不同的目擊者有各種解讀。

作者在序中,提及此書出版當時被列為禁書,而原因就在書裡。

這段話聽過便算了,可看了卻不由得有了這想法:啊,難怪會被禁。

談歷史的著作多如繁星,各有其看家本領,最關鍵的是講述者的立場、觀點總是多少左右方向。從《都是孔子惹的禍?》來看,我倒是誤會這是本俏皮的歷史書,原書名指出作者在書中所著重的歷史中的點與線之面,而台灣重新出版的新書名倒是有點趣味地點出作者最想罵的那個禍首,即是專制政權的源頭。

在此書中,作者以重點式的作法從神話遠古,一路談至民國。依歷史應保持中立的說法,魏得勝此書可真是充滿了個人色彩,不過我認為那比較像是經過他個人仔細咀嚼後吐出的精華,雖然乍看之下,似乎是罵聲連連,卻不得不有種爽快感,在理智下當知不能照單全收,卻透過此書,得以用一種殘忍的角度看中國這千年來的歷史,竟超乎我所認知的血腥程度。

其實全書幾乎是圍繞在專制政權這個重點上,作者談著歷史,卻一代又一代地無法避免這個主題,從秦帝國建立專制開始,每一個朝代的興起與滅亡,彷彿是一個個相似的病症,延至現今,作者加以與現代的中國與之對比,卻毫無違和,這也讓我對現代中國有一些不同層面的了解。

周王朝曾有過的封建時代,以及民國建國初期,在作者的解釋下,頗有遺憾之情,綜觀綿延不斷的皇權統治下,是血流不盡的殺戮,只因人人皆要那掌握權力的魔鬼,無人願意將權力分化,僅致力於建設富強由人民組成的一個國家。民主並非樣樣都好,但至少不可恣意地為己的自私自利阻攔任何人去追求更公平更穩定的人生,在此書的歷史之中,這個追求是個虛幻的夢,難以大聲宣告的禁言,而中國不是不曾有過,卻在難解的專制之下,總擦肩而過。


歷史的對錯,像一本記錄病症的書,我們觀之思之,探其原由,不免感嘆其中所帶出的曾有過、失去的,後世能從中思索而出的,我想並非歷史是死的,那是人類真實走跳過的紀錄,我們的行為、思考角度,從過去莫不可取得經驗與另類的引發聯想。

所謂的「各種解讀」,判斷本由己,是自己的功課,若社會獨有單一的聲音,或許和平安穩,但人們追求的卻始終偏向豐富精采的多樣變化。

 

 

 

 

 

 

arrow
arrow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