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穹遊戲(原創故事)、崑崙(小說改編)
出版社: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看完小說,上網查了《螢幕判官》這款遊戲,發現遊戲的背景設定在七零年代解嚴後的台灣社會,以一件殺人案帶出關於「校園霸凌」、「媒體與論」、「刻版印象」、「權威教育」等的社會議題,構成一個玩家成為判官的推理遊戲。這些元素,難怪會吸引創作者,即使那個年代我們多不熟悉,可是很多事情在經過很多年後依舊沒變,即使逐漸淡化也依舊留著遺毒。

小說改編自同名遊戲,雖沒玩過遊戲,從介紹中大致知道玩家是從主角的現實與回憶中體驗主角人生各個階層,小說給我的感覺有點像直球,從一開始主角從命案現場被警方帶走,到多年之後某電視節目把這件命案當作題材又搬上螢幕大肆討論,之後便進入主角短短的小學回憶,最重要的高中時期,到最後又回到節目為這次的主題收尾、結論。

小說並未多著墨時代背景,這一點我當然覺得可惜,不僅僅主角的故事,當時的背景也絕對能在片段文字透露當時的人們活在甚麼樣的社會氛圍,可轉念一想,淡化了背景的時代,主角的故事便顯得無論在何時一直都出現過,只是轉換了形式,遊戲中的那些元素,小說其實大多都帶了進去,可帶給我最大的直覺感受,是「刻板印象」。

其實我覺得影響最廣最深的是媒體所引導的與論,刻意或者輕率,易於渲染的話語到了近代,有時我還是會很驚嘆那傳播的速度之快、影響之深,關於澄清的話題卻猶如一攤死水,除非那又牽扯出其他辛辣話題,被誤解的時光像被蹉跎的歲月,這一點作者以現代節目,經過名嘴的戲劇化,看節目時會覺得那真是唱作俱佳,很有聽的享受,透過文字卻覺得怎會那麼假,我不認為作者刻意醜化,只是給出一種訊息,當人們把一個個重大事件當作話題而非問題時的態度,願意觸及的,總是表面的淺象,僅需要決定有益或無益的兩分,其實那也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不是嗎?我們不多話的心底多少會這麼篤定。

可是,無論是主角與父親的關係惡化,校園裡的權威壓迫、身分階級的霸凌,夢想的阻礙,都透著當決定了一種表象身分的「刻板印象」便不再接受任何差異、改變的氛圍。我覺得這是最深的悲哀,能奮力一搏扭轉命運的人我不認為是大眾,多數人能改變的是心態上的修正帶來的平靜,或許有人認為那種平靜也是種幸福,以旁人的眼光,那只是一種正常人生,但是從偏頗的岔路走回廣闊的大路需要多少努力,只有嘗過的人能理解。多少可以理解主角痛恨高雲生的心情,才努力地、稍微地扭轉不公平的人生一點點,瞬間又被人一手輕易翻覆,對方卻只回送一個輕蔑的笑,轉頭又繼續平坦光輝的人生。

主角的憤怒,可以看見不公平的現實面,最重要的一點,停止怨恨,若不如此,永遠沒機會把自己最好的那部分用在對的地方。「刻板印象」的確足以毀滅一個人,主角對父親也是一種刻板印象,可惜的是,父子都用錯方法,而他們全來不及挽回,但從來無人知曉。

與其責怪他人的漠然,可曾想過,對自己的關心夠嗎?或許我們對自己比他人,更忽視、更冷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遊戲改編 社會議題 小說
    全站熱搜

    懸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