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亞歷克斯.麥考利 Alex McAulay
譯者:綵憶
出版社:木馬文化
此書以近代青少年常見的墮落問題為主調,並且很爽快地告訴那些把青春、時間狠砸在地的少年少女們:無論你們正在做什麼好事,也只是在搞砸自己而已,到最後你們什麼都不是。
不過本該是很有反省意味的成長故事,最後卻有一絲悚懼和難以言喻的詭異感,這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
雖是ya片卻一點也不青春陽光,反而非常的陰沉。劇情主要是說一個高中女孩為了讓心儀的男孩能喜歡上她,和同伴計畫了幾天幾夜的地洞派對,只是沒想到幾天後發現他們被反鎖困住,長時間的未進食與脫水,精神壓力,一個女生死了,為了一罐汽水一個男孩被誤殺了,主導派對的女孩在這樣情況下和心儀男孩產生感情,結果男孩發現鑰匙被女孩藏起來...如我沒記錯,故事大概是這樣,事情的起源也不過是一個為愛癡狂的少女、一個原本以為應該無事的惡作劇。
電影都只是唬人的嗎?不見得。
青少年的行為往往帶有一種恐怖的無知,為此新聞已經展示了太多因為玩鬧、吃醋、追求刺激的意外,更糟的連成就、夢想都不知道就犯下憾事、傷害自己,只因為被責罵、被嘲笑。
「抵達安德羅斯島後,別試著逃跑,」他警告。「這座島是整個西半球面積最大的未開發區域。如果妳在安德羅斯島逃跑,沒有人能找到妳,至少不是妳活著的時候。島上有三百萬畝森林,一年到頭都有人在那裡迷路。」
安娜在踏上這座島之前,有人如此警告過她,但她不以為意,只要她決心要逃就沒人可以阻止她。
在這之前,我認為安娜與她被送往的拱石訓練營之間的衝突會是此書的重心。安娜因為懷孕墮胎、酗酒翹課等惡行被父母送去訓練營,在如此險境建立的拱石訓練營也不是一般的野外訓練營,他們採取如監獄般的軍事管理,用大量的勞動與活動,控制女孩們的作息,削弱她們的頑強,再加以治療矯正。
這部分我很有大快人心之感,不管有錢沒錢,現代的父母對子女能給予都會盡量給,也不論這些父母裡有多少盡到教育的責任,事實上很明顯的,現在的孩子太容易把自己擁有的一切視為理為當然,根本就不相信要維持這一切需要多努力。
沒想到拱石訓練營僅出現了這麼一會兒,安娜這群女孩才在那兒待了一、兩天,就在前往克萊頓峰的野外活動裡出了意外,不知哪來的槍聲先是讓她們惶然,帶領她們的領導員突然被槍殺了,頓時,女孩們開始奔逃,在這座死了都難以尋獲的巨大森林裡,分散各處。
接下來,劇情急轉成驚險的求生過程。
這才是此書真正的重心,詭異的是我曾以為這是不是拱石訓練營的把戲,利用幾可亂真的恐怖情境讓女孩們卸下多刺的防備,甚至最後我可能還會看到拱石的人對這些女孩露出得意的冷笑。
但是拱石訓練營就像跑龍套似的不再出現,不再介入。我驚悚地發覺我像是進入了安娜的思緒,害怕終會死在這座島,永遠不會有人找到她們,對父母的那些憤怒、恨意,感情的失落欺騙,不斷交織的複雜情緒正在飄然遠去,幽微的不可置信在心底發泡,一直質問:怎會有人在這麼危險的島上弄個訓練營?她的父母知道這座島如此危險嗎?她怎會遇上這種事?
都市環境,文明社會的共通大概是讓我產生共鳴的原因,我們太習慣待在安全有秩序的地方,這讓我起了雞皮疙瘩,彷彿自己像個嬰兒。
和安娜在一起的女孩中,有人自私得可怕,有人愚蠢得令人生氣,可她們所有人還沒惡劣到要這樣手無寸鐵地面對生死。
青少時期裡似乎有很多難以解釋的物質在作用,膨脹的自尊心、莫名的失落、彆扭的羞怯....感覺就像有很多無法坦率的時光,一切都曖昧的不得了,所以叛逆、不服管教,覺得大人都是無聊的傢伙,無法溝通。關於這一點,身為人生路上的前輩,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做得的確不好,把「長大自然就會懂」這種口號作為藉口,也是一種理所當然吧。
父母、他人,甚至社會、整個世界對我們公不公平?是否善待?有些是沒得選,有些只是看法差異,更多的是無意義的糾結。
為何你(或妳)要讓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才是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